Skip to content

关于应届生

应届毕业生身份是求职路上的重要优势,但许多同学对于应届生身份的界定、优势、以及如何充分利用这一身份存在疑惑。本指南将详细解答应届生身份相关的所有问题,包括身份界定标准、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求职策略与技巧等,帮助应届毕业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求职过程中避开常见误区,找到心仪的工作。

应届生身份如何界定?

国内高校

  • 当年应届生:即将毕业还未拿到毕业证的学生。
  • 择业应届生:已拿到毕业证,且处于择业期(一般指高校毕业生从毕业之日起两年内),没有交过社保,户口档案在原毕业学校或人才市场的学生,可享受应届毕业生同等待遇。

国外高校

  • 海外留学生一般不分应届往届,也没有三方协议,由用人单位界定是否为应届生,而毕业时间以毕业证上为准。

⚠️ 注意

如果校招时用人单位注明了只招2024/2023届应届生能报,那在择业期的毕业生是不能报考的。

应届生身份优势有哪些?

  1. 考公、就业门槛更低:国考、省考、银行、国企等招聘考试中,许多职位只对应届生开放,无需过多的工作经验,直接报名就可以。

  2. 校招渠道优势:走大厂大企业,应届生可以走校招渠道,校招是企业一年中放出岗位最多的时候,和社招相比,难度也会大幅度减小。

  3. 人才引进政策:现在各地还接连的出台了一些人才引进政策,比如落户、补贴等福利,大部分都是针对应届生。大家一定要利用好应届生的身份。

什么是三方协议?

在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之前,应届生会先签订一个三方协议,三方协议涵盖了三个群体,分别是你自己、用人单位、还有学校。你和用人单位签约,约定好入职时间,学校在这个过程中会起到一个监督和保障的作用。

⚠️ 注意

签订三方协议并不会导致失去应届生身份,缴纳社保的时候才会。

签三方协议影响考编的应届生身份吗?

不影响。很多学校、学院的就业率就是靠三方协议统计的,所以应届的同学会受到辅导员的"花式"催促。但三方协议签订并不影响应届生身份的界定。

除非是你签了三方后,学校发了报到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去那个单位报道并签订了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开始为你缴纳社保,那么你就不能报考招应届生的职位了。

签了三方协议就是签了劳动合同吗?

两者不等同

  • 三方协议的主体: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
  • 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三方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是编制毕业生就业方案和将来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依据。而劳动合同主要是劳动关系确立后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

签了劳动合同没交社保还是应届生吗?

是的。没缴纳社保就还是应届生。

上大学的社保记录对应届生身份有影响吗?

不影响。读大学之前有了社保记录,一般不影响大学毕业后的应届毕业生身份;还有就是本科毕业后考研的两年期间内有工作,有社保记录,在读研究生毕业时也不影响研究生应届生身份。

应届生身份何时失效?

  1. 已签订劳动合同,并且缴纳了社保后,应届生身份失效。
  2. 过了择业期(一般指高校毕业生从毕业之日起两年内),无论是否找到工作,应届生身份都会失效。

参加工作后,没有交社保还能以应届生的身份报公务员吗?

只要在择业期内,如果没有签三方协议,档案组织关系等还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没交社保一般是可以以应届生身份报考的。

但如果已签三方协议档案不可改派的话,那就建议详询招考单位看是否符合该报考单位的审核标准。

工作后再考研算应届生吗?

无论你毕业后工作几年再去读研,只要你读的是全日制研究生,并且读研期间没有缴纳社保,那么你毕业后依然可以视作应届毕业生,参加秋招春招。

但是!如果你读的是在职研究生,那就不能算作应届生了。

当然,有些招聘会有特别的要求:比如高校非教师类岗位招聘如辅导员,就规定研究生毕业不能超过28岁。

应届生找不到工作,该不该延迟毕业?

正常情况下,延迟毕业常被看作是应届生简历的"污点"。一方面,延毕往往是被动产生的,挂科了、学分没有修满、论文没有过关,只能延毕,它意味着学业甚至能力上的瑕疵;意味着和同龄人脱节,在讲究步调一致的社会里,就是输在起跑线。除非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延迟毕业

但如果已经决定了要延迟毕业,那么就要想好接下来该做什么?

  1. 可以用延毕的一年时间找更多实习,让自己的简历更丰富!
  2. 可以去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到底要往哪个方向努力,明确未来的职业道路。

应届生怎样谈薪?

第一步:调研市场情况

需要去调研市场情况,了解所应聘岗位的薪资行情,确定好自己的底线薪酬和期望薪酬。咨询学长学姐也好,网上查询企业岗位的薪酬范围也好,总之,你要对这个岗位的平均薪资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步:评估公司类型

在谈薪前,需要先评估一下这是个很大方的公司,还是比较抠的公司。

  • 如果是很大方的公司:你可以直接报他们给出的薪资范围的上限。这类公司大概率不会因为薪资原因不录用你。

  • 如果是比较抠的公司:当HR问你期望薪资多少,先不要着急说出一个具体的数字,你要学会反问他。你可以说:"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公司针对我这个岗位是否有具体的薪资标准呢?"然后根据心理预期、工资构成,给出一个薪酬范围内中等或中等偏上的薪资。

第三步:巧妙反问

你也可以反问HR:"根据我的面试表现,贵公司最高可以给到多少薪资?"

  • 如果对方表示8k,你可以顺着这个价再往上谈谈。
  • 如果对方用套话表示:"这个暂时没法确定,还需要综合评估。"那么你也可以套话:"针对我面试的这一岗位,之前我也面试了几家企业,他们给出的薪资水平都是XX左右,我针对这个岗位评估了自己现在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之后,XX是我希望能获得的期望薪资。"

总的来说,你要对自己和岗位薪资有清晰认知,既不要为了一份工作委曲求全,也不要定位太高反而错过机会。

应届生找工作的那些误区

误区一:依靠喜好找工作

当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职业之后,都会把你的热情消磨殆尽,所以工作就是工作,爱好是你生活的追求,工作是为公司卖命,爱好是让自己愉悦,爱好只是暂时的,而工作可是一辈子的事儿。

误区二:因为不擅长,所以不努力

这也是之前那个误区导致的,因为不喜欢、因为选错了职业,所以不努力,于是在工作中就一直混日子,就这么混了几十年,或者就是频繁换工作,很多工作都是还没接触到核心业务就放弃了,还要给自己贴个金,说选择大于努力,可是你要是稍微努力一下呢,也许这就是你的爱好,这就是你擅长的事儿,很多工作呢,不是因为你喜欢,所以你擅长,而是因为种种原因你先擅长了,所以你才喜欢。

误区三:眼高手低

除此之外,切记眼高手低。毕业的时候都想着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但工作之后才发现,螺丝钉才是大部分人的常态,可以有雄心壮志,但也一定得从基础做起,打磨自身,这世界是没有体面高薪又轻松的工作的,你但凡不讨厌,就已经是赚到了,等你干得风生水起了,你自然就喜欢了,而等到你风生水起的那一天,你离成就事业也就不远了,但这一切都得先从一颗螺丝钉做起。

分享最新校招信息,打破求职信息差